通州旅游协会与国图中国记忆项目对接合作
关键词:大运河文化景区 国家图书馆 中国记忆 大运河记忆
来源:城市聚焦网 作者:中视六赢 时间:2020-10-10 22:59:40 浏览:2244

记录运河文化,留住运河记忆

北京通州旅游行业协会与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对接合作

 

20201010日,北京通州旅游行业协会会长张建国一行拜访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组,就共建中国记忆项目大运河记忆专题深入交流。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组副组长、口述历史和非遗国家级传承人记录工程项目验收工作负责人戴晓曄,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部研究馆员、中国记忆项目组口述历史和非遗项目负责人史建桥博士接待了张建国一行,北京大运河文化景区特聘专家、通州旅游行业协会副会长、国梦九州规划设计院院长王昕,原中央党校智慧城市论坛特约总策划、通州旅游行业协会专家顾问夏国雄,通州旅游行业协会秘书长杜山川一同参与会谈交流。

北京通州旅游行业协会张建国首先介绍了协会基本情况和创建大运河文化记忆馆的规划思路,提出了与国家图书馆共建中国记忆大运河记忆项目中心的合作意向。北京通州旅游行业协会是原北京市通州区旅游委主管的社会团体,近年来一直以促进大运河文化挖掘与传承为重要使命,并于2019年成立了大运河文化旅游国际交流中心,计划利用相关集体建设用地资源,打造一个1万平方米的“大运河文化记忆馆”。该规划项目将立足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非遗文化体验式宣教为核心,汇集大运河沿线具有代表性、显著性的非遗文化展示,融入数字光影科技和《听运河岸边的老人讲运河老故事》视频访谈会客厅,融合大运河文化历史和风土人情的记录、保存,为打造以大运河为流动的文化纽带联结起来的“大运河非遗文化记忆馆”。计划邀请大运河文化研究专家、规划专家,以及参与《国家记忆》、《文化中国》重要栏目策划、拍摄的资深媒体人士,和相关院校专家资源为该项目提供专业支持,此前还与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制作方凤凰数字科技就《潞河督运图》等大运河主题板块的光影技术合作意向进行了深入交流。

戴晓曄、史建桥对通州旅游行业协会的到访表示欢迎,戴晓曄介绍了国家图书馆及中国记忆项目中心的有关情况,就协会提出的共建中国记忆大运河记忆的合作意向表示高度关注。作为文化和旅游部直属事业单位,国家图书馆主要承担国家文献信息战略保存、国家书目和联合目录编制、为国家立法和决策服务、组织全国古籍保护、开展图书馆发展研究和国际交流等职能。中国记忆项目中心秉承国家图书馆记录文化、历史的功能本职,以“挽留正在消逝的文化现象,抢救正在流失的记忆资源”为使命,以传统文化遗产、现当代重大事件、各领域重要人物为专题,以传统文献体系为依托,系统性、抢救性地进行口述史料、影音资料等新型文献建设,并最终形成记忆资源体系,目的在于让后人在认知的过程中能更客观地了解中华文明和我们正在经历的时代。目前该项目已先后开展了20多个专题的资源建设,积累了超过1000小时的口述史料和影音文献,并通过出版物、展览、讲座、专题片和体验活动等多种形式面向公众进行了资源推广。戴晓曄认为,通州旅游行业协会提出的大运河文化历史和风土人情的记录、保存为主旨的“中国记忆·大运河记忆”专题符合中国记忆项目定位。

 

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全长近3200公里,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展现出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勇气,蕴含流动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基因,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璀璨文明,是一部书写在华夏大地上的宏伟诗篇。2014年,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沿线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运河功能持续发挥,区域发展水平较高,但长期以来,大运河也面临着遗产保护压力巨大、部分记忆着大运河符号的文化遗产正逐步消失或淡出人们视野的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我们“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

结合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背景,北京大运河文化景区特聘专家王昕指出,2020年,《通州区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建设规划》、《通州区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印发,拉开了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建设规划的序幕。通州大运河作为承载千年历史的北运河通州段将在2022年基本建成城市副中心的“黄金水道”和“城市名片”;到2025年再现大运河北首盛景。本次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规划设计中,在通州标志性建筑“三庙一塔”中融入了大运河非遗文化讲习所、在游客集散中心规划了千帆船市等大运河非遗文化主题,中国记忆大运河记忆项目中心与大运河非遗文化讲习所等项目的融合,将能通过景区的特有功能,促进国图中国记忆项目进一步面向公众的传播和资源推广。

双方表示,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的意义所在,与通州旅游行业协会谋划的大运河非遗文化记忆馆项目,以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其他沉浸式文化体验模块设计高度融合。大运河时空跨度长,地域面积广,遗产类别多,文化价值高,历史与现实相互交融,蕴含着深厚的精神内涵,承载着丰富的时代价值,记录了中国历史文化写不尽的厚重、壮美和辉煌,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通过将大运河非遗文化记忆馆项目中的内容纳入成为中国记忆项目的一部分,利用大运河文化景区建设,共同推进大运河文化历史的记录、保存,深入挖掘记录大运河非遗历史,有利于展示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不仅为大运河文化带赋能,更将为国图中国记忆的项目实施,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采编支撑,让内容更为丰富,记忆更为源长。在国家图书馆进行记录、保存的基础上,通过在景区平台和相关资源的展示展播,更将让中国记忆,如同大运河之水,让中华文化流动起来。就此,双方达成合作意向,并将就后续合作展开进一步的调研交流。

(编辑:夏至)